文章摘自《慢養2》作者:黑幼龍 出版社:中信出版社
本書簡介:本書是繼《慢養:給孩子一個好性格》之後,黑幼龍先生又一力作。書中引入卡內基經典原則,通過自信、抗壓、熱忱、溝通、人際關係、影響力6個篇章,輔以卡內基青少年班學員的真實成長案例,為父母及青少年厘清思路……
2008年,我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一篇針對台灣3 400多名初中生進行的問卷調查。報導內容說,八成的初中生承認自己不快樂,前三大煩惱分別是升學壓力、人際關係和親子溝通。讓人吃驚的是,受訪的初中生中有三成表示,他們曾經動過自殺的念頭,更有1/4的人曾經做過自殘、傷害自己的行為。
這份調查透露出現在青少年的壓力真不小,我看了很難過,就在想,青少年的壓力來自何處呢?根據我和青少年朋友相處的經驗,這些壓力來源的絕大部分是期望,尤其是來自父母、師長和周圍人的期望。當期望超過能力,就會變成壓力,讓青少年感到身上的擔子很重。自我要求高的青少年,更容易因此鑽牛角尖,沒有辦法肯定自己。
先說升學壓力吧!從我小時候到現在,儘管升學制度多次改革,但不變的是,考試一直是青少年的主要壓力來源。因為老師總是用考試成績評價學生,如果考試考不好,老師會說:“你這個孩子真糟糕。”即使現在體罰的現象大大減少了,有的孩子想到考試成績不理想,晚上睡覺也仍會被噩夢驚醒。
我見過很多父母喜歡拿孩子跟別人比較:“我家小寶這次考試只考了第三名,你家大毛考第幾名啊?”
“你看看,隔壁麗麗會彈鋼琴,功課又好,你怎麼不跟人家學學?”
“我是做了什麼壞事,怎麼會生出你這種孩子!”
人家說,愛之深,責之切,父母的出發點可能是求好心切。可是,批評貶抑的表達態度卻對孩子造成了傷害,甚至讓他一輩子都會記得這種不舒服的感覺,反而造成了反效果。
我接觸過很多成功人士,我認為考試成績和一個人未來的發展並沒有絕對的關係。我經常在演講的時候問台下的老闆和經理人:“認為現在的成就,要歸功於以前在學校上了某一門課的人,請舉手。”通常都沒有人舉手。因此我想告訴所有的父母和青少年朋友,不要把目光局限在眼前,當你把時間拉長來看,一個人讀書時成績好不好,和未來事業成功、婚姻幸福、人生快樂,其實並沒有多大關聯,我就是這樣一個例子。
我猜,很多父母和老師聽到我這樣說,大概急得要跳起來了。我們的社會習慣於用考試成績預測一個人未來的成就,這個觀念已經約定俗成,一時要改變並不容易。何況,現在大學的門檻已經降低,考上大學容易,能擠進明星學校和熱門科系才厲害。
我這麼說並不是反對用功念書,而是不贊成把考試成績當成判斷青少年的唯一標準,考不上好學校,家長和老師就傳遞出“世界末日來臨,你完蛋了”這種資訊。正是因為這種想法給青少年造成很大的壓力,才讓他們為了一分兩分患得患失,喪失信心。
留言列表